来源: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国的科技企业,37年前还没有TCL,14年前还没有京东电商,12年前还没有大疆,8年前还没有小米,当我们都认为这个时代是把握在BAT的手中时,其实仍然有新的企业不断涌现出来,成为行业巨头。所以说科技永远会带来新的机会。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著作《时间简史》是这样开头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据说是伯特兰罗素)曾经做过一次天文学讲座。他描述了地球是怎么围着太阳转,太阳又是怎么围着巨大恒星群的中心转的。
演讲结束时,坐在后排的一位小个老太太站起来说:“你这都是胡扯。世界是驮在大乌龟背上的一块平板。”这位科学家很有教养地笑着问老太太:“那这只乌龟是站在什么上面呢?”“你很聪明,年轻人,的确很聪明”,老太太说,“不过,很显然,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塔啊!”
我们今天看起来,会觉得老太太的说法很可笑,不值一驳。不过不要忘了,这个说法以及类似的说法在人类历史上占主流的时间要比我们现在知道并且深信不疑的宇宙观占主流的时间长得多了。人类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不具备完全信息、甚至数据非常稀缺的时候,建立起对自己、对社会、乃至对世界的认知系统的,而不是科学事实才是指导我们行动的真正指南。
不同的视角会引出不同的行动,进而带来不同的结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改变,不光是对事实的认知的加深,而且是这些视角的不断变化,老的视角被抛弃,新的视角被接受,从而带来这个世界的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看世界的视角比科学事实更加重要。
1、范式转移
在托马斯库恩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里,对这种视角变化的意义做过详细的解释。他认为科学革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完成了视角的转换,并把这种视角的转换叫做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
所谓范式,就是认知的模式。转移,就是改变。范式转移,就是认知模式的改变。从地球是平的到地球是圆的,这个认知模式的转变,就是一种范式转移。
为什么范式重要,因为它是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在对象中看到什么、忽视什么、自己和对象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一个范式一旦形成,就会束缚我们对事物的想象力,而范式转移就是冲出原有的束缚和限制,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开创新的可能性。
但范式转移不是一蹴而就的,新范式出现的时候,往往像一株幼苗,还不能立刻被认出是否会长成参天大树,而持有老范式的人会坚决地抵制新范式。比如说当数字唱片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不屑,认为数字唱片的精度不如模拟唱片。但是随着直线的单位越来越小,对曲线的拟合就越来越好,直至完全拟合,数字唱片的精度已经远远的把传统唱片甩在后面了,这就是范式转移的威力。
互联网也是一样,我们老说互联网移民和互联网原住民,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看待互联网的视角。互联网移民是长大后才碰到互联网的人,他即使接受了互联网,在他的思维世界里,依然是二分法,以线上和线下来划分的,线上意味着骗子多,不可信。但是从小就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互联网原住民,他的世界里不会做这样的区别,他们会说,其实线下骗子也不少,关键是你要学会识别骗子,这样线上线下都是安全的。
所以这就是范式转移的特点,他会带动新的思维模式,扩展你的认知疆界,我今天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家实现两个范式转移,一个是有关科技创新的,一个是有关世界观的,我认为这两个范式转移对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甚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种范式的突破会给我们带来崭新的世界,也会推动中国继续向前进步。
我现在有双重身份,一个是投资人,从互联网投资做到科技投资,从国内投资做到全球投资;另一个是布道者,因为看到科技化和国际化对中国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致力于跟踪和分析全球的科技现状和趋势,并带回来和大家分享。
我今天要讲两个范式转移,第一个是有关科技创新的。我们都知道,科技创新对社会的价值越来越大,甚至很多社会的大趋势都是由科技塑造的。
一说科技,很多人就会想到那些神奇的黑科技。确实,国外著名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经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初看都与魔法无异。当你最早看到那些先进科技的时候,你真的以为那是魔术,以为它是不可实现的。设想一下,假如你是个古代人,看到现代人拿着一个小盒子举在耳朵边上,看似自言自语,其实是在和千里之外的另一个人对话,或者你看到一个镜面,竟然能清晰地显示千里之外的画面,你会怎么想?
所以科技产品确实有像魔术一样的魅力,但是作为科技投资人,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不只是看到大家觉得足够黑、足够酷炫的科技就去投资,因为科技产业有它自己的规律,当然要科技领先,但也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这就需要科技能落地,能产品化。
所以我们的投资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如果我们要投资这些黑科技,它一定是达到了可以量产的时点。熟悉前哨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有句口号,叫做“一切不谈产业化时点的黑科技都是耍流氓”。也就是说你只讲你的科技多么炫酷,但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够做到产业化、规模化。其实这样的黑科技对大家是没有帮助的,因为科技要能够量产、要大量被使用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而所谓的社会趋势,其实就是科技作用于社会,推动了社会变化的显现。了解了科技产业化的规律,就能更好地掌握科技趋势;反之,掌握了科技趋势,也可以更好地推动科技的产业化,推动科技造福社会。
所以我们今天对科技产业规律的探索,会从对科技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开始。其实这些规律,是我们在这么多年持续投资黑科技的基础上,慢慢发现的。我们会借着介绍今年的十大科技趋势,来向大家演示背后的规律,以及规律背后的范式转移。
2、未来十大科技趋势
趋势1:机器人来了
机器人的趋势已经来了,不管你是否注意到,你的身边都会有大量的机器人,机器人的数量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爆炸性的增长,甚至会超过人口的数量。当然对待趋势,我们永远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拥抱改变,另一种是抗拒改变。
我们每年都面向国内企业家做全球各个领域的科技前沿的盘点,叫科技特训营,去年做科技特训营的时候,就碰到这么个状况:我们请了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公司的CEO来做分享,讲完,我们的学员里有人站起来说,我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你的机器人用在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时候,还有很多缺陷,不好使。我就立刻反问了他一个问题,我说,请问你是不是认同你这个行业用机器人是趋势、是未来呢?这位行业专家说我认同。我接着问他,请问若干年之后,你是希望别人会说你是当年那个已经看到了趋势,但却去批评他打压的那个人,还是当年最早看到趋势,并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去帮助推动他的发展的那个人呢?这位专家立刻就说“我明白了”。
等到我们的培训一结束,他就主动的去帮助这个企业来对接机器人在他本行业里的应用了。所以我们讲给大家讲趋势,就是希望大家理解,潮流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你可以去拒绝它,但是不等于它不会来,等你拒绝完了,它还是会来的,或者说你会拥抱它,推动它,让它来得更快,你就成为趋势的一部分,一定也会更加成功。
机器人技术本来就是一系列先进技术的综合,也就是说它的语音互动完全可以用别人的系统,而且即使系统的一部分不够好,也不是否定全局的理由。所以这位专家的质疑不说明任何问题,只说明他对这个产业不了解。我希望即使是专家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也要研究之后再说,当趋势来的时候,最好都不要做它的阻挡者。
趋势2:生物技术的革命
现在有一个时髦的说法,机器人被称作硅基生命,因为机器人越来越像人,好像变得有生命了。对应地,人类被叫做碳基生命,因为我们对人类自身的机制越来越了解,快到可以像修理机器人一样对我们自身的问题进行修理了。我们修理自己的手段,就是以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等生物疗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生命科学领域里的技术突破。
先进的科技的出现,使得人类正在被自己改造。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但是现在人类会逐渐变成自我选择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治疗工具、治疗手段,不光使得我们的缺陷可以被治愈,还可以帮我们强化我们想要的那些特征,比如聪明、健壮和长寿。我们正在成为可以定义自己想要变成什么的物种,而不是由自然选择来定义我们了。你准备好自己要选择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了吗?
趋势3:大航天时代
下一个大趋势看似离我们有点儿远,我们称之为大航天时代。15世纪末16世纪初是我们都知道的大航海时代,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来大家认为这次环球航行为标志着现代社会序幕的拉开。而现在我们就站在了另一个大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令人兴奋的程度完全可以媲美当年的大航海时代。会有更多崭新的发现,甚至也会有移民和殖民地。
大航天时代的精彩远远不止于此,现在已经有人在研究未来的太空能源了,我们都知道地面上也在搞太阳能,但和地面比起来,太空太阳能更加得天独厚。在地面上,晚上没有太阳,而白天只有那么长,但在太空,一天24小时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而且在地面上,太阳大多数时间不能垂直照射,而在太空,你的太阳能板可以24小时接受太阳的垂直照射,最大程度地吸收能源,然后再把能源回传到地面上来。
现在全球科技产业的特点,就是越来越生态,从线性的发展。变成平行的展开。当运载能力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研究太空居住,有人研究各种应用的开拓了,而这几个平行的方向同步成熟的时候,产业就会瞬间展开,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我们前哨,一直致力于要把全球科技企业的动态向国内反馈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我们再像以前一样采取跟随策略的话,我们会错过整个行业的精彩。中国必须要全面布局,要快速跟上,尤其在航天产业上,我们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趋势4:大公司的人工智能布局
我认为未来的几年之内,人工智能就会做到一个,普通人即使对技术一窍不通,都可以调用人工智能能力,去完成某个需要很高的人工智能的计算水平才能完成的任务。
举例来讲,翻译。我们现场用的这个翻译系统,大家都可以看得见,我每说一句话,他都会直接把文字录入出来,同时把英文配在底下,非常感谢我们的技术支持合作伙伴,搜狗,你会发现以后每个人都可以这样便捷的随时随地的享受到这样的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服务,即使你可能有口音,每个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也不同,机器分辨出每个人的语言,再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这后面其实需要非常强大的算法和计算能力才能实现。现在搜狗已经推出了旅行宝,等于把翻译随身装到了衣服口袋里,甚至未来可能就是你手机里的一个APP而已,或者整合到你的耳机上,你戴上耳机,别人说的话在你的耳朵里听到的就是你本国的语言了,这一天现在看起来已经不远了。
有兴趣的话,你下次出国旅行之前别忘了上京东智能买个搜狗的旅行宝体验一下。所以我们讲虽然人工智能现在非常的热,实际上是趋势很明显,大公司都在做平台,一种是完全通用的平台,谷歌、Facebook、包括国内的腾讯、阿里都在做;另一种是偏业务和能力支撑的平台,就比如说搜狗做的智能翻译的平台,所以直接介入人工智能业务,要有足够大的体量和实力,才能够做。
趋势5:人工智能的行业机会
第五个趋势是人工智能的行业机会。我们说现在人工智能的平台型的机会消失了,但是人工智能的行业的机会刚刚开始,因为人工智能平台的目标就是使得任何一个不懂人工智能的人都能够使用人工智能。这个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但在它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时候,你就能够主动地迎上前去克服一点点技术困难,去使用这些人工智能技术,你就拥有了比你的业内的竞争对手更强大的武器。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不会进入一个个行业领域,把这些行业都消灭掉,而会是每一个行业里有一两家最擅长使用人工智能的人,最早觉悟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最坚决地引入人工智能,然后把竞争对手消灭掉,所以当先进武器得以更新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业内的竞争者有机会施展自己、最先掌握先进武器去谋得自己霸主地位的时机,所以我们认为现在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的市场是巨大的。
我们也一直在强调,没有所谓的传统产业,只有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什么意思?就是自己顽冥不化,永远不引入先进科技。而在科技军备竞赛的大背景下,没有科技的产业已经都不存在了。
因为人工智能的平台的发展,而造成了人工智能的各个行业机会出现井喷,如果你善于发现机会的话,迅速在本行业里面成为第一个引入人工智能的人,很有可能你的行业里你就成了整合者,你就成了下一个霸主。
趋势6:5G的发展
另外一个大平台也非常值得关注,这个平台上同样会形成大量的应用,这就是5G。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运算能力,但现在很多运算能力需要部署在云端,而云端的运算能力如果要支持地面的实时应用的话,必须要响应速度足够快。
在今年的CES展上,高通公司已经明确宣布,2019年开始,5G需要的所有技术将都会准备齐全,也就是说基本上5G部署已经为时不远了。中国移动更领先一点,宣布2018年开始就会开始做大规模的尝试,所以我们说5G已经是近在眼前了。当然5G和人工智能的平台一样,都需要大量应用,而且都知道一定会有应用会变得很大,像腾讯QQ和微信那么大,甚至会更大,但最后哪个应用会做大,没有人能预料。所以大公司的策略就是搭平台,而且尽量吸引应用在自己的平台上扎根,这样将来不管哪个应用做大了,大公司都能分一杯羹。
当然,小公司做创新、做全新的应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从高校拿出先进科技来做产品化,但是不是大公司就完全没有机会,其实也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自己领域,如果你专注在某个领域里面,你往往能够积累足够多的经验,那你做延续式的创新的时候,你会比别人更有经验一点,比如TCL在电视机领域深耕了很多年,到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又抓住了量子点这个机会。
趋势7:自动驾驶和电动车
再下一个趋势很多人都能看见,就是自动驾驶和电动车。这个机会其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机会到底是真的机会,还是泡沫,为什么?因为有个著名的人物叫贾跃亭,在2016年底就高调的发布FF91,显得和特斯拉都有一拼,结果后来出了一系列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虽然现在FF91的声音不行了,但是整个电动车的声音是起来了,中国有蔚来,有小鹏、有威马等等一大批电动车公司正在崛起。
除了电动车,自动驾驶在中国也很热,除了和国外谷歌、Uber一样,中国的百度和阿里也在投人以外,还有不少很有希望的创业团队。
在其他的科技前沿领域我们看到中外最多一样的热,或者只能说中国在追国际的热点,在科技热点的追逐上不落后而已。而在自动驾驶和电动车领域则相反,中国反倒比国外更热,创新的机会更大。国际上反而没有那么多的声音,比如说国外曾经很热的自动驾驶技术企业mobileye,已经卖给Intel了,新的造车公司现在也基本上就是特斯拉一家,而且特斯拉现在面临量产的严峻挑战,还有一个很大的坎还没能够翻越过去,原因很简答,欧美来自传统大车厂的阻力太大了,反过来中国没有这种历史包袱,反倒是一片繁荣。
因为中国已经成了支持科技创新最好的土壤,尤其是支持汽车产业的创新。中国没有那些市场控制力巨大、以致压制了创新者的传统汽车产业势力,中国的原来和外资车厂合作的主力选手北汽、上汽、广汽们,和第一代民营车厂吉利、比亚迪们,和现在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威马们,形成了一个既合作又竞争的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以致于我们有信心预言,中国会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最重要的新兴力量。这个力量是全球任何一个汽车企业都不能忽视的。
当然,中国自己的创新者现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上也迈出了长足的进步,所以我们说的第八个趋势就是在国际科技前沿的中国新势力,一方面我们看到说国外的科技企业进中国来创业,另一方面,中国的科技企业正在迅速地国际化。
趋势8:中国科技新势力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参加2018年CES展的时候,我去参加了一个有关Facebook和小米结成战略结盟的发布会。我们都知道Facebook的虚拟现实头盔是世界最领先的,因为他们在四年前收购了世界最领先的虚拟现实头盔的开发者,叫做Oculus。
Oculus的创始人Palmer Lucky也一并加入了Facebook公司,成为Facebook的负责整个虚拟现实事业部的副总裁。在那个发布会上,就是这位Oculus的创始人Palmer Lucky和小米公司负责小米生态链的副总裁唐沐一起宣布Facebook和小米达成战略合作。从今以后,我们看到的Facebook的虚拟现实头盔,将都是小米设计研发和生产的,也就是说小米不光提供了自己的量产能力,而且提供了自己的研发合作。最近刚刚有消息,说Palmer Lucky被Facebook解雇了。最懂虚拟现实的人走了,估计未来Facebook更离不开小米了。
其实不光是小米有了这样的让人赞叹的国际化的成就,还有无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大疆,在CES展上,我们看到无人机重新变成了一个大热点,无人机的展区几乎占了一个展馆的二分之一。
同样代表中国科技势力崛起的,还有咱们的TCL。现在电视上的科技的更迭速度也越来越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尤其是这两年的有一个趋势特别的明显,就是电视机的显示里面的一个技术叫做量子点技术,这个几乎成了高端电视的一个标志。量子点技术里面做的最好的,宣传的最猛的是三星,但是中国现在也有企业拥有了量子点技术,这就是TCL。在量子点电视的领域,三星和TCL可以说是两骑绝尘,把其他的对手远远的甩在后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先进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脱颖而出,学习、掌握和适应了全球生态式合作的打法。我们认为的核心原因还是要归功于它们背后的中国为他们提供了深厚的产业基础的支持,小米真正的成功是它的生态链的成功,大疆、TCL都得益于中国的整个生态链的完备。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当中,已经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趋势9:中美经济分歧
第九个趋势就是就是中美在经济上分歧的加大,尤其是和科技相关的部分。
中美经济分歧的来源是美国。所以要了解这个分歧,首先要了解美国的想法。中国讲和谐社会,大家互相之间的认同感比较高,但美国讲个人主义,往往是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各派有各派的代言人。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在抵制中国,尤其是美国的科技企业,并不觉得中国的崛起有什么不好。对中国有意见的,主要是美国的工薪阶层,就是美国的蓝领白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蓝领白人。
那么钱都让中国人赚走了吗?
这些工薪阶层大都认为是中国人抢了自己的工作,认为中国的出口,赚走了自己的钱,但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国人实际赚的是辛苦钱,中国的出口主要是为跨国企业做代工,比如富士康帮苹果代工生产手机,再送回美国销售,虽然算是出口,但其实只能在苹果利益的大蛋糕上分到了很小一块。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出现抵制现象呢,总的来说,中国企业依然还没有掌握如何走出去介绍自己,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方法,当然这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第一步,我们要勇敢的走出去,主动的去交流,化被动为主动,在国际上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比如我在美国经常会碰到有人说你们中国还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我说我们中国现在就是你们美国的60年代,那时美国社会问题也多得很,但大家普遍的心态就是我要积极努力,我们的明天会更光明。中国现在就是这样,我承认我们现在还有很多问题,但第一,我们是从多么差的起点走到今天的,要看到我们的进步,同时不要低估我们的未来,第二,更重要的,我们都从内心相信未来会更好,而且愿意付出努力。
趋势10:中国人的新国际化
第十大趋势是大家必须要行动,要去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的。那就是中国人的新国际化时代来临了。
中国人的新国际化时代,依照规律去推动社会转变,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最核心的是我们要落到实践上。中国人国际化必须以服务对方的心态,你把对方当成你赚钱的机会,想赚了钱就走,还是你想长期和对方去共同繁荣共同获利。
3、积木式创新
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和过去不一样,趋势变化加快了,变化更丰富了。以前一个时代只有一个主旋律,但是现在是N个时代在叠加了。这是科技对社会的推动在加快,不过这并不是科学家的成就,而是企业家的贡献。我们把企业家高效地把科技转化为产品的创新模式称为积木式创新。
积木式创新有三个部分:
第一是产品背后的科技的来源。
高校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科技突破,但产品化效率太低,没有办法进入社会。而在美国1980年的时候推出了拜杜法案,规定了高校的科研成果归高校,高校有处置权。同时高校在做科技转让的时候,也总结出了经验,最有效率的不是转让专利,而是转让独家商业权益。技术的商业权益的转让,使得企业可以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做产品化的开发,并且以此来获利。这样就造成大量的原来积压在高校当中的转不出去的专利,现在能够被企业来利用、来开发了。
第二是开发者从大公司为主,变为小公司为主。
我们以前的印象里都是只有大企业才能做产品研发,是因为当时有一个壁垒横在今天的主力开发者的眼前:你不是大公司,你就没法花那么多钱去买到这些专利,也没法调集这么多的资源进行研发。而拜杜法案使得大量的知识产权可以被转让,而且只转让独家商业权益,不涉及专利,科学家可以继续做研究,所以转让费用大大降低了。
转让费用降低以后,来申请转让的人就发生了变化。大公司要转让知识产权,派个律师来谈;但小公司肯定是CEO过来谈判,而且表态很坚决:我们为你的科技专门成立了公司,并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科技产品化上。同时小公司CEO会找到发明这个技术的科学家,邀请他到公司里来兼职做首席科学家,并给予股权或者期权,所以国外很多科学家在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做产品化的公司里有股权,而且科研成果多的科学家可以同时拥有n多个企业的股权,这样科学家就有动力合作了。所以突然之间整个科技创新生态的重心就变了,最先进专利都集聚在小公司手里。
这些小公司虽然拿到了先进专利,但在没有完备的研发能力和足够的支持能力之下,他们能怎么做呢?
托了互联网的福,有了互联网,远程办公越来越普遍,很多大公司里的优秀员工跳出来,成立第三方公司,给大公司提供服务。这种情况普遍化以后,各种原来大公司里才有的能力就都开放出来了,这也使得小公司可以从外部生态当中,取得它所有需要的合作,利用协作,突破大公司的局限。
这是我希望大家能够达成的范式转移:不是科学家搞科技、大企业做研发,而是创新的小企业从高校拿来科技,完成研发转化,把产品推向市场,推动了社会进步。这里面最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积木式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家。推动技术商业化是企业家的最大的价值。
我们认为:真正能够让先进科技早日进入社会,带动社会进步,从而使得科技效果得以彰显的,是掌握先进科技的企业家们。
现在中国非常重视科技,但是我们规划科技产业未来的办法,都是由院士和学者做市场趋势的分析,帮政府做规划,政府确定了方向以后,给相应的政策,推动企业家执行。
这必然就带来一个问题,大方向和目标是没有错的,但是因为学者不了解市场和企业,在手段的建议上就有纸上谈兵的嫌疑。我们也看到了可喜的改进的迹象,比如政府这几年推动的“互联网+”战略就是由腾讯公司首先提出来,然后被政府采纳并大力推广的。我们希望以后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案例,由了解市场趋势,了解前沿科技动态的企业家,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分析产业趋势和科技趋势,然后把建议提给国家,国家来推动,就会达成更好的一个效果。这对企业家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家们要更有未来眼光、全局观念、更有战略高度。简单总结:中国要更重视企业家,企业家要更重视科技未来。
著名的互联网专家、《互联网周刊》的主编姜奇平老师有个红舞鞋理论:传说中有双红舞鞋,穿上的人就会一直跳舞直到累死才能停下来;科技企业也是这样,本身就要不断地去创新,停止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红舞鞋模式正在扩散到全社会,这个时代所有企业都是科技企业,所有的企业都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科技,掌握先进科技未必能够获胜,不掌握先进科技一定会失败。
讲到这里今年的前哨大会就已经接近尾声了,忍不住会有些小感慨,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国的科技企业,37年前还没有TCL,14年前还没有京东电商,12年前还没有大疆,8年前还没有小米,当我们都认为这个时代是把握在BAT的手中时,其实仍然有新的企业不断涌现出来,成为行业巨头。所以说科技永远会带来新的机会,如果你能够抓住科技的机会,可能下一届前哨大会我们要讨论的成功企业就是你创造的。
我相信事在人为,这个世界其实是心态决定的,就像六十年代的美国,虽然社会有诸多问题,但是那一代人普遍相信明天会更好,所以那也是美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现在的中国也是这样,虽然社会还并不完美,但是我们都相信明天会更好。
让我们结伴同行,一起努力奋斗,当我们明年再聚的时候,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因为我们的努力,中国、乃至世界,都真的好了那么一点点。